中药材黄芪对生长环境有什么要求?它的高产栽

270 2022-09-03 01:39

黄芪在我国应用的历史悠久,是常用的中药材,在医学中广泛应用。黄芪有野生品种,和家庭种植的品种,在我国分布为东北三省,内蒙古,山西,甘肃,四川,宁夏,陕西等省区,家庭种植的主要是山西的浑源、繁峙、应县、代县这些地方。黄芪对生长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中药材黄芪对生长环境有什么要求?它的高产栽培技术是什么?

一、黄芪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根据日常找到黄芪的情况,黄芪一般生长在海拔800至1300米的山区和半山区,而且要半干旱的草地上,也可能是长在向阳的缘树丛间。

黄芪具有喜欢冷凉、耐干旱怕水涝的生长习性,生长周期一般为5至10年,如果水分过多容易发生烂根。

但是黄芪1年生和2年生幼苗的根,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功能较强,这段时间要加强对水肥的管理,随着黄芪的生长,吸收的功能逐渐减弱,储藏的功能逐渐增强,主要的根系逐渐变粗变大,形成了可以出售的黄芪。

二、黄芪的药材形状。黄芪的根呈圆柱形,有的还有分支,黄芪的上端较粗,下端逐渐变细。表面呈淡棕黄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者是纵沟,质地坚韧而且有韧性,不易折断,气味微甜,嚼起来有豆腥味。

三、黄芪高产的栽培方式。★选地。

根据黄芪的生长习性,黄芪为深根性植物,所以在平地栽培的过程中,要选择地势高,而且干燥,排水性能良好,疏松而且肥沃的沙性土壤。

如果是在山区进行种植,要选择土壤深厚,排水性能好,背风向阳的山坡地进行种植。

★进行整地。

地块选好后要进行整地,在整地时候,要以秋季深翻地块为好,要进行深耕,深耕为50厘米左右,同时施入基肥,每一亩施入农家肥4000公斤。

如果是在春天耕种翻地,要做好的土壤保山墒工作,然后把地块耙细整平,作畦,这样有利于排水。

★栽培的技术。

①采种。

在采取黄芪的种子时,要采收生长3年以上的黄芪种子最好,在采收黄芪的种子时,要做到随熟随采,采收到荚果以后,进行晒干脱粒,就可以留做黄芪的种子。

②选种和浸种。

在选用种子的时候,可以用水漂洗,或者是用吹风的方式,要除去杂质、不饱满的种子,或者是被虫蛀了的种子。

选出种子以后,在播种以前要进行种子处理,要采用粗砂轻度的摩擦种子的表皮,除去种子的表皮。还可以将种子置于50度的温水中,浸泡7至11小时,捞出来以后用纱布沥干水分,放入布口袋中进行催芽。

③进行播种。

黄芪的播种可以分为春播、伏播和秋播三种。

根据时间段计算,春播一般以4月中旬至5月上旬进行播种,伏播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进行播种,而秋播已9月上旬至10月上旬进行播种。

在现在生产的过程中,多采用直播的方式,采用直播,方便田间管理,能节省用工的数量,而且能提高产量,所以一般不用育苗移栽的方法。

★做好田间管理。

①进行中耕除草。

当黄芪的苗出齐以后,就可以松土除草,一般进行2至3次较好,当苗长到10厘米时,要进行疏苗和间苗,按18厘米的株距定苗。

然后结合黄芪的生长情况,或土壤的板结,以及杂草的长势,及时的进行做好松土除草工作。

在黄芪播种下去1至2年以内,由于生长旺盛,需肥和需水量非常大,根部发育快,所以要结合进行中耕除草的时候,适当的追施鳞钾肥,促进黄芪的生长。

②灌溉和排水。

黄芪出苗以后,和返青的时期,需要的水分较多,如果遇到干旱的年份,应该及时的进行灌水,保持土壤湿润。但是遇到雨季到来,要及时的做好排涝工作,防止黄芪烂根。

③做好病害防治工作。

◆黄芪的白粉病防治。

黄芪的白粉病,从一出苗到长成植株都可能发生病害,而且一般集中在7至8月份,主要是危害黄芪的叶片,也可能危害黄芪的荚果。受到白粉病危害的黄芪,叶片或者荚果的表面生出白粉,然后病斑上出现了小黑点,可能造成黄芪早期落叶或整株的枯萎死掉。

【防治的方法】

发病前和发病的初期,每隔10天,用50%的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连续的喷3至4次,能起到预防和防治的作用。

◆根腐病。

黄芪的根腐病,主要是危害黄芪的根部,造成黄芪烂根,发生病害以后,植株自上而下的萎焉、枯黄甚至死亡,一般发生在6至8月,特别是高温高湿,和土质黏重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根腐病。

【防治的方法】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的拔除生病的植株,病穴采用石灰消毒。在整地的时候,每一亩施入70%的五氯硝基苯本1公斤进行土壤消毒,还可以施入石灰氮 25公斤作为基肥。

④防止虫害。

◆芽虫的危害。

芽虫的危害多在6至8月发生,主要是危害植株上部的嫩茎叶,造成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

【防治的方法】

用50%的乐果乳液2000倍液进行喷洒,每隔7天喷洒一次,连喷2至3次。

◆豆荚螟的危害。

豆荚螟对黄芪的危害,一般在6至9月的时候发生,成虫产卵于嫩荚和花苞上,幼虫卵化以后危害种子。

【防治的方法】

在成虫多发的时期,用80%的敌百虫2000倍液进行喷雾,每隔10天喷一次,连续的喷5次,直到种子全部成熟为止。

四、及时进行采收和加工。★采收。

黄芪一般3至4年才可以采收,以秋季11月为采收期,要进行深刨100厘米左右,才可以连根拔起,在刨的时候不要损伤外皮,更不要折断。

★加工。

然后洗净泥土,将黄芪置于沸腾的锅内,浸泡1至2分钟,然后取出来,放置在阴凉的地方,削去头尾,用细绳捆成把晒干,在进行搓直,然后进行上市销售。

总结要结合黄芪的生长习性,喜欢冷凉,耐干旱怕水涝的特点,选好地块,选好种子,做好田间管理,预防好病虫害工作,才能种植出产量高,质量好的黄芪。

如果喜欢我的回答,点击关注:以文温暖三农。如果有不妥的地方欢迎交流、讨论,每天会有精彩为您呈现!首发头条,抄袭必究。

你好,农学博士教种植 为您解答。黄芪,又被人叫做“黄耆”,是一种植物和中药材的统称。植物黄芪主要产于甘肃、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等地区,属于我国的国家三级保护植物。黄芪的根系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也是最常用的中药材之一,是我国很多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目前,黄芪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山区和半山区,而纯野生的黄芪大都生长于山区及半山区的阳坡上,或向阳林绿树丛间,药材资源十分丰富。近几年,由于人为的无限采掘,黄芪的野生资源日渐枯竭,根本不能满足医药行业的需要。因此,学习种植优质黄芪,可以帮助农民另辟蹊径,提高经济收入。

一、黄芪对生长环境的要求黄芪属于典型的深根系植物,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另外,黄芪比较喜欢凉爽气候,抗旱、耐寒、怕热,但忌积水涝洼,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强,适宜生长的年平均气温在4-12度即可,在年日照时间大于2600小时的平原或山区,遇涝能排、微碱性的钙质壤土或砂质壤土上均可以正常种植。

二、黄芪的主要特征1、植物学特征

黄芪是豆科黄芪属的植物。多年生草本,高度为50-100厘米。黄芪植株的主根肥厚,木质,常伴有分枝,颜色为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有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植株为多羽状复叶,常有13-27片的小叶,长度在5-10厘米,叶柄长为0.5-1厘米。托叶离生,卵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为4-10毫米。总状花序稍密,具有10-20朵花,子房有柄,被细柔毛。黄芪的果实为荚果,薄膜质,稍膨胀,为半椭圆形,顶端具有刺尖,两面被白色或黑色细短柔毛,果颈超出萼外,种子大约在3-8颗。

2、生物学特性

黄芪具有喜冷凉、耐干旱向阳、怕涝的习性。植株的根系深扎,吸收贮藏功能强,生长周期可达5-10年。黄芪从种子播种到新种子成熟需要经过5个生育时期,即幼苗生长期、枯萎越冬期、返青期、孕蕾开花期、结果种熟期,需要两年以上的时间。

三、黄芪的高产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

(1)选地

选择地势高燥,海拔在1400-1800米,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渗透力强、坡度在15-45度、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砂质壤土坡地进行种植。另外,种植地要求周围无任何污染源,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远离居民区,且距离公路主干道500米以上,但需要交通运输方便,以利于生产管理。

(2)整地

一般采用人工或机械,刨除芪坡上的杂草和灌木丛,翻刨深度需要达到30厘米以上,并将刨出的杂草、灌木清理出地块之外。将地块沿等高线打成4-6米宽的条形梯田,并用石块或带草根的土块堆砌畦塄,以有效防止下大雨时,形成径流,造成水土流失,导致黄芪植株被冲出。同时,我们需要根据地形整好排水沟渠,以保证田间积水能够顺利排出。

(3)深施基肥

在清除杂草之后,我们需要结合整地,先在表土撒施完全腐熟的有机肥2500-3000公斤,然后将肥料翻入土壤中混合均匀。坡度小于30度的地块,我们可以用畜犁翻耕,而30度以上的坡地,需要人工翻刨。

2、种子处理

由于黄芪的种皮坚硬,播种之后不易发芽,所以,在正式播种之前,我们应该进行种子处理。首先将种子浸泡在50度的温水中搅动,在水温下降后,再浸泡24-30个小时,随后涝出洗净,并摊放在湿毛巾上,再盖上一块湿布催芽,在裂嘴出芽后进行播种。另外,我们也可以在种子中加入2倍的河沙进行搓揉,以擦伤种皮,促使种子快速发芽。黄芪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在15度左右。

3、播种方法

在对黄芪播种时,我们可以采用条播与穴播两种方式。

(1)条播

在畦面上,每间隔40厘米开一个横沟,沟深约为3-4厘米。在播种时,我们需要将草木灰、种子与肥料进行有机搅拌,均匀撒入种植沟内,然后及时覆盖上1-2厘米厚的细土,稍稍进行压实。

(2)穴播

在起好的畦面上,我们可以按照30厘米×25厘米,挖掘浅穴,每个穴中可以播下5-7粒种子,然后覆上1-2厘米厚的细土。在荒山荒坡面积较大时,我们也可用撒播,能够大量节省人工费用。

4、大田管理

(1)间苗、定苗、补苗

在黄芪幼苗高度为5-7厘米的时候,我们可以进行第一次间苗,并通过2-3次间苗之后,每隔8-10厘米保留壮苗1株。如果遇到缺棵,应该用小苗带土补植,也可以重播催芽籽补苗。

(2)中耕除草

当年生的黄芪地中耕除草与间苗、定苗同时进行,一般用小锄头或小铁铲操作。在这以后,每年一般中耕除草2-3次,第一次在黄芪返青后封垄前用大锄头进行,第二次可以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用小锄头或小铁铲操作。如果田里杂草太多,可以采用人工拔除的方式。

(3)打顶去蕾

在植株80%的主茎现蕾时,我们需要进行第一次打顶去蕾,当80%的侧枝出现花蕾时,就要进行第二次打顶去蕾,一般进行两次即可。黄芪植株的去蕾应该选择在晴天露水晒干后进行,用手直接掐去植株顶部蕾穗,并将摘除的黄芪花蕾装入袋子里带出田外,集中处理。

(4)水肥管理

黄芪的施肥主要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以保持或提高土壤肥力以及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在黄芪间苗之后的6-7月份,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适时适量进行追肥。在播种之后,可以采用喷灌的方式浇水,以达到床面湿润,确保齐苗。在植株出苗之后,我们需要根据降雨情况,进行田间水分管理。在天气干旱时,应该进行喷灌浇水,雨季田内积水的时候,就需要注意排水,以防止黄芪烂根。

5、病虫害防治

(1)根腐病

根腐病主要由真菌引起,大多发生于多雨季节。在刚发病时,主根发生红褐色病斑,以后植株的叶子逐渐发黄,地上部开始枯竭,最后导致根系完全腐烂。

防治方法:我们需要及时清除杂草,尽量不要连作。在发病初期,推荐用70%杜邦克露1500-20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或直接灌根部。

(2)白粉病

在植株发病后,由叶片、叶柄到茎部都布满白粉,最后直接使植株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我们可以用25%粉锈宁1500-2000倍液、70%代森锰锌或三效灵600-800倍液叶面喷雾,每次间隔10-15天,连续用药2-3次,药剂尽量交替使用。

(3)地老虎

在每年的初夏期间,幼虫常咬断黄芪幼苗。

防治方法:在虫害发生之前,我们可以用辛硫磷拌细土,均匀撒于植株周围,并及时中耕松土进行防治。在虫害发生期间,可以用40%硫酸或0.2%茗苦参碱水剂1000-1500倍液,喷灌受害植株周围的土壤。另外,我们也可以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地老虎的成虫。

(4)黄芪种子小蜂

黄芪种子小蜂的雌虫用产卵器刺入种,夹内产卵,幼虫为害黄芪嫩子,仅留种皮,严重影响到黄芪种子及药材的生产。

防治方法:首先,我们要清除田间杂草和冬季清洁田园,并选用抗虫品种。在播种之前,要做好种子清选工作,除去有虫种子,以减少小蜂传播。在植株的盛花期及种子乳熟期,各喷1次40%乐果EC1000-1500倍液、50%辛硫磷EC1000-12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EC1500-2000倍液,以杀灭大量羽化的成虫,防治效果很明显。

(5)蝼蛄

蝼蛄属于直翅目蝼蛄科。蝼蛄为多食性害虫,成、若虫均喜食各种药材种子和幼芽,造成严重的缺苗断垄,也会咬食幼根和根茎,被害部常咬成乱麻状,使幼苗凋枯死亡。

防治方法:在黄芪药材收获后,我们要及时翻耕以减少虫源,不施用未经完全腐熟的有机肥。也可以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并根据蝼蛄早春可在地表造成虚土堆的特点,查找虫窝,将雌虫和卵一并消灭。

6、适时收获

黄芪以定植后2-3年的秋季霜降后,采挖根系质量最好,药用成分较高。在开花结籽之后,采挖根则药用质量较差。在植物茎叶干枯之后,即可进行采挖。在黄芪采挖时,先从地边挖开深沟,然后逐渐向内采挖,应该尽量保全根,以避免伤皮断根。要整株挖出,切去芦头、须根,并去尽浮土,清理干净。随后将收获的根按要求分等级,置放于通风向阳处晾晒至7成干,扎成10-20 厘米的小把,继续晾晒至干,切忌不可将湿根堆放在一起,以避免霉变。

农学博士有话说:黄芪的药用价值、保健价值都比较高,近年来市场受欢迎程度逐渐增高。但因为原产地的过度采挖,导致野生黄芪的产量明显下降,从而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推广黄芪的人工高产栽培技术,对于实现脱贫致富、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我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一名农学专业博士,点击右上角可以关注我!每天更新农业种植知识,推广作物高产技术,欢迎大家评批指正!]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