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技术与管理专业?

247 2023-12-21 07:23

水稻栽培的管理技术在不同的地区有一定的差别,下边我就以黑龙江农垦系统总结出的一套水稻栽培技术规程来谈一下这个看法。

由于黑龙江农垦系统所在地区的独特气候特点,在种植技术、种植规程方面比其他的地区要细致许多。否则的话,很容易因为管理不到位、技术不到位而造成产量和品质上的损失。因此,黑龙江农垦系统根据所在地区独特的气候特点总结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水稻种植技术规程。

1、集中浸种催芽技术。集中浸种催芽技术是黑龙江农垦地区首先采取的集中化、统一化管理的水稻浸种催芽技术,出芽质量好、芽齐、芽势好。总得来讲,集中浸种催芽技术的投入较大、需要一些懂技术的人进行管理,定期的更换温度恒定的浸种水,定期的排水、晾种,定期的更换上下部的种子,在破胸、催芽的关键阶段24小时执勤观察种子的出芽情况。

与个人的小户型浸种催芽来讲,集中浸种催芽技术的催芽质量更好。重要的是,浸种催芽的因为破胸、催芽阶段的高温造成的芽种霉变的几率大幅降低。较为理想的芽势、出芽质量也对后期的水稻播种、育秧工作打下基础。

2、旱育壮秧技术。旱育,说的就是高台育秧,减少棚间沟积水对秧苗根系的影响。由于黑龙江农垦地区的有效积温低、平均气温低、需要依靠一定的移栽密度才能获得较为稳定的产量。而且,由于机械化移栽的需求,对秧苗根系的生长量也有一定的需求。所以,探索了旱育壮秧技术。旱育壮秧技术不仅仅是旱育、还包括稀播、通风、调酸、防病等技术。

2.1旱育。使用挖掘机在平地起超过地面20厘米以上的高台,两侧有边沟。减少地面积水、雪水融化、降水对大棚育秧的影响。

2.2稀播。所谓的稀播,就是控制播种量。一般来说,360平方米的大棚播种量控制在560-640斤/棚,避免播量过大出现的秧苗徒长、叶片霉烂、“牛毛秧”、以及降低立枯病的发病率。从而达到壮秧的目的。

2.3通风。通风是水稻大棚育秧过程中对棚内水分、温度的一个重要调控措施。通过保持一定的通风量,降低棚内的温度、苗床的湿度、排除棚内的湿度,对于控制秧苗的徒长、防治立枯病、培育壮秧有着重要的作用。

2.4调酸。调酸是大棚育秧期间防治立枯病的重要措施。而且,调酸在育秧季中需要进行2次左右的作业。首先是配置苗床土期间需要调酸,其次是在秧苗的离乳期期间也需要调节苗床的PH值至4.5-5.5的区间,以此来降低立枯病的发生几率。

2.5防病。苗床病害主要是立枯病、绵腐病和青枯病。前两者的病害可以通过通风、调酸、喷施杀菌剂进行防治。但是,青枯病只能通过通风、调节苗床水分和温度的方式来防治。

3、壮秧标准。黑龙江农垦系统的水稻移栽是移栽3.5-4叶龄的机插中苗、壮苗。如何判断是否是壮苗,就要依靠“33118”的原则来判断,既出苗高度3mm、第一叶鞘高3cm、两个叶间距1cm、第3叶叶长8cm,整株高度13cm左右。

除此之外还有”1589”的地下部指标,地下部“1”是指种子根一条,“5”是指鞘叶节根是五条,“8”是指不完全叶节根是八条,“9”是指第一叶节的根是九条。但是从常规的农业生产来看,很少有3.5叶的秧苗根系可以达到上述的指标。

4、间歇灌溉技术。也可以称为“节水控制灌溉技术”,一方面为了节省灌溉用水,一方面为了促进根系的生长、减轻氮肥过量的影响、促进生殖生长的转化、控孽和控旺以及提高有机物的积累。通常情况下,间歇灌溉技术主要是在水稻的分蘖盛期以及末期进行,通过1-2次的人为调控田间水分、人为创造田面干旱的环境改善水稻的生长。经过试验测算,使用间歇灌溉技术的稻田,每亩地可以节省灌溉用水40-70方/亩。

5、健身防病技术。这是黑龙江农垦特有的水稻管理技术之一,通过农用植保飞机,在水稻的稻瘟病高发期进行稻瘟病的防治,同时搭配一定的叶面肥来改善水稻的生长。通常情况下,一个架次的农用植保飞机可以作业1000-1500亩稻田,作业效率高、雾化效果好、防病效果好。由于农用植保飞机的作业成本较高,需要足够的场地起飞和降落。所以,健身防病技术在黑龙江农垦是个较为特殊的存在。但是,随着植保无人机的盛行,地方农村也可以采取这种作业效率高、防病效果好的新型病害防治方式。

以上就是我们黑龙江农垦系统总结出的一套符合自身生产实际的水稻栽培技术规程。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