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殖鲫鱼的方法?

293 2023-12-14 11:38

一、稻田养殖鲫鱼的方法?

1、田块选择 

要选择水源充足,排水灌水都很方便的地区的,地势不要太高,高于地下水位就行,不要太低,涨水易被冲走。也不要太高,水不方便,容易干旱。要能接受充足阳光的地方,水温温暖,生长快。要求田块大小在2亩以内,一亩最好。要保水性好的沙壤土田地。 

2、放前事项 

放养前要加固田埂,要加宽田埂,还要增高田埂,可以的话,还可以种一些草来固定,防止鱼逃出去,或是大雨冲垮田埂。加固可以加高60厘米,加宽10厘米。灌水在40厘米就可以很好养殖。要在进出水口覆盖网膜,防止逃走,然后要挖鱼坑,留出活动空间,鱼坑在进水口上方,宽2米,深1米。鱼沟环田,宽30多厘米,深40厘米。 

稻田养鲫鱼方法

3、鱼苗投放 

放苗要在5月中,水稻生长稳定后再放,这时不影响水稻生长。选择的鱼苗要在大概一有两指宽,6厘米左右的长度。比池塘养殖要大一些,因为稻田养殖时间要短一些。购买种苗,先要适应温度后再放到田中养殖。 

4、投放饲料 

只食用水中浮游生物不够满足鱼的营养生长,所以必须要定时投喂饲料,主要投喂玉米粉、大豆粉、麦麸、豆渣、等粮食作物混合做成小颗粒投喂,大概掺水后能捏成团,遇水,不会那么快散开。一般一天投喂一两次,投喂干净无霉变饲料。投喂量大概是鱼两个小时能吃完的标准。 

二、稻田鲮鱼养殖技术?

把田埂搞高点,控制好水田的水高度,预防跳出。另外不能施肥,喷洒农药等。让它自然生存便可。

三、青蛙的稻田养殖技术?

一、养蛙田工程要求   1.有充足水源,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   2.将稻田分隔成若干小块蛙田,每块面积约80—120平方米。   3.开挖蛙沟。在稻田的两边(靠进水渠或蓄水池)各开挖一条长与蛙田相等、宽1m、深O.5—0.6m的“11”字型蛙沟,面积占本田的15%—25%。蛙沟与蛙田交接处筑一条高、宽各O.3m的小田埂。   4.加高加固田埂。开挖蛙沟的土用于蛙田四周筑田埂,加高至0.4-0.5m、面宽0.3--0.5m。   5.防逃设施。在蛙田四周打木桩,用水泥瓦或聚乙烯网片围拦,高0.8-1m,埋入土中10cm。   6.对角开挖进出水缺口。每块畦田分别开挖进出水口各1-2个,同时用铁丝网或聚乙烯网片钉成拦蛙栅。   7.遮荫棚。在每条蛙沟的上方,平挂遮阳网遮荫,宽1.5-2m,长与蛙沟相同。   8.蛙田外围开挖排洪沟,防止洪水入蛙田。   二、种苗露寅与放养   1.自繁种苗。每亩购种蛙10组(雌雄1:1)、放入种蛙田内精养,采取自然产卵成人工催产。   2.提前清整蛙沟,插好网箱,待蛙卵产出后,及时移入网箱孵化。出苗后4—5天开始投喂蛋黄,每万尾蝌蚪喂鸭蛋黄-个,每隔5天增加一个。   3.蝌蚪饲养15—20天后,放入蛙沟继续培育,但蛙沟不与蛀田相通,以免蝌蚪进入田。每平方米放50—100尾。每亩约2—4万尾。   4.或采取直接放养幼蛙方法进行,即在插秧后,每平方来投放经驯食好的幼蛙10-30只。   三、饲养管理   1.蝌蚪放入蛙沟后,每天上午10—11点、下午4—5点在蛙沟各泼豆浆一次。每万尾每次用黄豆2kg,每隔10天增0.5—1kg。   2.或投喂自己配制的蝌蚪料(配方:进口鱼粉60%、米糠25%、麦皮15%)。每次投喂量以2小时内吃完为准。   3.蝌蚪的前肢长出较长时,在蛙沟内先放食料台,开始投料诱食。食料台用3x5平方米的方条木做框架,再用网目3mm的纱窗布绷紧钉于框架底部,长、宽、高为2(m)x1(m)x5(cn)或1.5(m)xO.8(m)x5(cm)。每块蛙田分放食料台4-6个。   4.诱食驯食。蝌蚪已变态或幼蛙放入蛙田后,及时采用活饵带动法和直接驯食法,投喂适口饵科诱导其形成定时、定位吃食习惯等措施诱食驯食。如用灯光诱虫、放小鱼虾、蚯蚓、粪虫等,掺入蛙类专用料,通过鱼虾、粪虫、蚯蚓活动和幼蛙采食、活动等,带动水的波动,使浮于水面的配合饵料产生动感,让幼蛙误认为活饵从而吞食。   5.分级分养。随个体的增大,经常筛选,将其大、中、小分成多个级别,归类分放蛙田饲养,防止大蛙残食小蛙。同时投喂相应规格的蛙料。上下午各投喂一次,以2小时吃完为宜。   四、日常管理   1.坚持早晚巡田,检查围栏有无漏洞,美蛙吃食、活动、外逃、有无病害等。   2.采用放鼠夹、投鼠药,在蛙田四周挂刺网,晚间捕捉等办法,坚持长年捕杀鼠、鸟、蛙、野蛙等敌害。   3.注意防逃、防偷。   4.蝌蚪、幼、中成蛙等养殖、均要经常加注清水,改善水质,一般3-4天冲水一次,高温季节1-2天加水一次。   5.冬季加满田水、田内多放些稻草,不乱惊扰,让其它全越冬。   6.处理稻蛙关系   (1)多施有机肥,少用化肥,多施基肥,少施追肥。放蛙前多用,反之少用。将多数碳铵安排在插秧第一次除草时用完。追肥时不让蛙沟与蛙田相通。   (2)改用尿素、复合肥等,蛙沟内不施肥。   (3)选用高效低毒农药,不用除草刑、五氯酚钠、呋喃丹,使用益舒宝防治稻瘿蚊,宜在秧地用药或放浅田水,让蝌蚪进入蛙沟后再堵上缺口,然后在蛙田施药。   (4)已放蝌蚪或幼蛙的田,应加满田水,宜在禾叶上露水干后喷施剧毒农药。

四、稻田红鲤鱼养殖技术?

稻田养殖,无须技术。让鱼儿在稻田自然觅食,寻食,稻田里的虫虫,成了鱼儿的佳肴。不能杀虫,不能喷农药。让鱼儿在自然环境中成长。

五、稻田养殖鸭嘴鱼技术?

1、苗种选择:选择鸭嘴鱼的苗种,要挑选没有病伤、规格比较整齐并且体质健壮、活动爱游动的优质苗种,种苗进箱的温度不能太大,因为鸭嘴鱼鱼苗对于水温变化非常的敏感,尽量把温度调节一致。

2、放养密度:混养鸭嘴鱼时,体长在二十三厘米每亩可以放六十尾左右,年底可以长到两斤左右,体长在五十八厘米每亩可以投放四十五尾。

3、日常管理:在暴风雨或者是下雨的天气里,要注意随时加固网箱,定期检查网箱是否有破损,发现破损一定要及时的修补。

4、生长习性:鸭嘴鱼的主食一般以浮游生物、枝角类动物为主,尤其喜欢吃水蚤,偶尔也会摄食摇蚊幼虫等小型生物昆虫。

5、鱼病防治:要坚持以防为主、健康管理的原则。在分箱或者是苗种放养的时候,都要使用药物药浴以后进项,可以减少病害发生的几率。

六、稻田蟹的养殖技术?

稻田河蟹养殖技术:

1、养蟹稻田准备

养蟹稻田需要防逃设施。田埂要求高60厘米,宽40-50厘米,在田埂上覆双层塑料薄膜即可。也可在稻田四周围起光滑的石棉瓦或聚乙烯网片防逃。进出水口也要装防逃棚。在距田埂3米开挖环沟,养蟹苗、蟹种的环沟宽1米、深0.8米就可。养成蟹环沟宽2-3米、深1米。田中间也要开沟、开溜(蟹塘)。沟宽50-60厘米、深50厘米,养成蟹可加宽到1米、深60厘米。溜的面积8-10平方米、深1米。沟、溜约占稻田总面积的30%左右。养蟹田以2-3亩为一个养殖单元为宜。

2、苗种放养

培育蟹种每亩放养蟹苗0.5千克。养殖成蟹则每亩可放养个体重为10-15克的蟹种1500-2000只。也可利用当年早繁蟹苗,放到温室里强化培育后,5月再放进稻田,可以缩短养殖周期。

3、螃蟹的饲养管理

日投喂1-2次,一般上午8-9时和下午4-5时。特别饲养成蟹以傍晚投喂为主,日投饵率为3%-5%。投喂点应在预先设置的食台上或蟹沟两侧的岸边。投喂时要注意检查田埂是否有漏洞,因河蟹有打洞习性,发现漏洞及时堵塞。暴雨时注意防涝、螃蟹的逃逆,干旱季节注意缺水。正常情况下稻田水深保持6-10厘米。为保持水质的清新,要经常换水,6-7月可每周换水1次;8-9月每周换水2-3次;9月以后可每5-1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3-1/5。另外饲养期间每隔10天在沟、溜中施1次生石灰,使水呈5-10毫克/升。

七、黑斑蛙稻田养殖技术?

先就是要选择一块合适的稻田。我们所选择的当天,首先是地势比较低洼然后排灌比较方便的,并且在天气炎热的时候也不会干涸,这样的话青蛙才会有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四周用围网把稻田围起,在进、出水口设置防逃网,以防青蛙外逃。加固加高田埂。开挖蛙沟。在稻田的两边(靠进水渠或蓄水池)各开挖一条长与蛙田相等、宽1m、深O.5-0.6m的“11”字型蛙沟,面积占本田的15%-25%。

八、稻田螺养殖新技术?

稻田螺养殖是一种利用稻田生态系统进行养殖螺类的可持续农业方式。稻田螺养殖具有节省资源、减少污染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优点。以下是一些建议的稻田螺养殖新技术:

1. 选择合适的螺种:选择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的螺种,如福寿螺、环棱螺等。

2. 营造良好的稻田环境: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新水,保持适当的水深,增加水体溶氧量。此外,还需注意稻田中的水温、光照和营养盐等环境因素。

3. 饲料投喂与控制:根据螺类的生长阶段和习性,合理搭配饲料,包括天然饲料(如浮游生物、腐殖质等)和人工饲料(如米糠、豆粕等)。注意控制饲料的投喂量,防止过量投放导致水质恶化。

4. 病害防治:定期对稻田螺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螺。加强稻田水质管理,减少病原体滋生。同时,可以适当使用生物制剂,如益生菌、中草药等,提高螺类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5. 捕捞与销售:合理安排捕捞时间,一般在螺类生长至一定规格时进行捕捞。捕捞过程中要避免损伤螺体,确保产品质量。将捕捞到的螺类进行清洗、分级和包装,以便销售。

6. 稻田综合利用:在养殖螺类的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稻田资源,种植水稻、蔬菜等作物,实现农业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采用这些新技术,可以提高稻田螺养殖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九、稻田养殖方法与技术?

  1.稻田开发

  开挖稻田并整平,稻田平面平均低于地平面约60cm。

  2.加高加固田埂

  田埂加高至50~60cm,高度应稍微低于地平面,顶宽50~60cm,底宽80~100cm。田埂应夯实,以防挖洞逃跑。

  3.开挖蟹沟

  在距田埂内侧1~2m处挖环形沟,沟深100~150cm,坡度1∶1.2。沟的宽度可以根据情况确定,如果以种植水稻为主,沟宽应小些,一般50~100cm;如果以养殖为主,沟宽应大些,可以100~300cm。面积大的,也可在环形蟹沟的基础上挖成“田”“目”“日”字形蟹沟。田间工程应在泡田耙地前完成,耙地后再修整一次。

  4.防逃设施

  在稻田插完秧后、蟹种放养之前设置防逃墙。防逃墙材料宜采用防老化塑料薄膜。将塑料薄膜折成双层,下端埋入泥*中15~25cm,出*部分高50~60cm,将塑料薄膜拉直,与池内地面呈80~90°角。紧贴塑料薄膜的外侧,每隔50~90cm插一根木棍、竹竿或粗竹片作桩,用细铁丝或线绳将塑料薄膜固定于木桩的顶端。防逃膜不应有褶,接头处光滑无缝隙,结合处重叠不应小于30cm并钉牢,拐角处应呈弧形。

  5.进排水口

  每一块稻田都要设计进排水口,口门墙采用混凝*浇筑,宽100cm,高100cm,底板混凝*现浇,挡板为石板插板。进排水口处设置尼龙防逃网布。

  三、田块消毒

  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田块,生石灰用量100~150g/m2 ,漂白粉用量7.5~15g/m 2 。

  四、蟹种放养

  1.蟹种选择

  应选择规格整齐、活力强、肢体完整、无病且体色有光泽的一龄蟹种,规格以100~200只/kg为宜。

  2.蟹种暂养

  4月中旬至5月上旬购进的蟹种应先放在小池塘中暂养,蟹种一般需暂养50天左右。

  暂养池面积占养蟹稻田面积的10%~20%,池深1m以上,水深0.5m。暂养密度为2000~3000只/亩。蟹种入池时,不应直接放入池水中,可将装在网袋中的蟹种放入池水中浸泡一下取出,这样反复2~3次,每次间隔时间3~5min,使其适应环境。再用浓度40~50g/L的食盐水溶液或浓度20~4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时间为5~10min,经消毒后,打开网袋,让蟹种自己爬入水中。

  投喂优质饵料,饲料以动物性饲料为主。每天投喂2次,早晨投喂日投量的1/3,傍晚投喂日投饲量的2/3,日投饵率15%,根据吃食情况调整投喂量。定期换水,以促进正常的生长蜕壳。

  3.稻田蟹种放养

  一般在6月上旬,待稻田分蘖肥施完后,将蟹种放入稻田。蟹种放养密度为400~600只/亩。

  五、饲料投喂

  1.饲料种类

  (1)动物性饲料:海淡水小杂鱼、小虾、蚌肉、螺蚬肉、蚕蛹、畜禽加工下脚料、昆虫幼体、丝蚯蚓等。

  (2)植物性饲料:豆粕、花生饼、小麦、豆渣、麦麸、玉米、米糠、瓜菜类及各种水草等。

  (3)配合饲料:根据营养需要加工配合颗粒饲料,应符合GB13078和NY5072的规定。

  2.四定投喂

  坚持“四定”投饵的原则。

  (1)定时:每天投喂2次,早晨6时至7时投喂一次,傍晚5时至6时投喂一次。

  (2)定位:每次都在固定位置投喂,将饲料放在距田埂30cm的田面上。

  (3)定质:投喂的饲料应新鲜,无腐败变质。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应搭配投喂。掌握“两头精,中间粗”的原则,即6月份多投喂动物性饲料;夏季7月份至8月上旬,生长旺季,动物性饲料与植物性饲料并重,多喂一些水草;8月中旬以后多投喂动物性饲料。

  (4 )定量:的日投饵率为10%~15%。每天注意检查吃食情况,根据的吃食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每天投喂以傍晚投喂为主,上午的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1/3,傍晚的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2/3,有条件的可以投喂配合饲料。

  六、

  9月上旬开始。可采取网、灯光诱捕、干塘等方法。操作时应注意保持肢体完整。

十、稻田青蟹养殖技术?

水稻田,一边种水稻。另外还可.,以养青蟹,水稻成熟了,青蟹也可以吃,田里的虫都被青蟹吃光,一举二得。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